编者按:本文作者是Pragmatic.ly创始人叶玎玎。文章中他主要从团队、工具及规矩三个角度分享了自己从07年至今在异地办公及远程协作上的一些和。其远程工作团队规模最大时有18个人,目前为3人。对远程协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他的个人博客逛逛,或者通过微博联系他@yedingding。
前记:本文源于我在知乎上回答的「团队都在异地办公有哪些优劣?」。在国外远程工作已经是很习以为常的事情,而国内却仍然是个新鲜事。经常也会有朋友问我如何适应远程工作,如何管理远程团队,觉得还是有挺多的可以交流的,故在这里记录点文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算算从 07 年开始到现在基本都是在异地办公,从一开始一个人兼多种角色做开发者,也经历并管理过一个曾多达 18 人的远程团队,到现在 3 个人创业,做团队高效协作工具 Pragmatic.ly,依然大部分时间远程。大体上远程工作,在我看来主要包含三个方面:1)团队 2)工具 3)规矩。
当我们说到团队适不适合远程工作时,这里会有两层意思:一是团队里的个人是否适合远程工具,二是这个团队适不适合远程工作。
团队个人
远程工作远不是人们想像中的状态,想工作就工作,不想工作就不工作。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远程工作,只有自律且耐得住寂寞的人才适合远程工作。“自律”,说易行难,却很重要,你在一个完全没有监督的,有大把的时间供你挥霍,你能否迅速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是工作成败的一个很关键因素。如果说当你对所做的事情充满而能努力工作的话,那么当退却的时候,能否仍然保持自律是个更大的挑战。“耐得住寂寞”是另外一个要求,即使你在一个团队里,大多数时候没有人说话,没有人扯淡,也没有人讨论,甚至当你无法很好把握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时有时一天也出不了一次门说不了几句话,所以如果你很看重或热衷职场社交活动的话,那么远程工作并不适合你。然而,一旦你习惯了这种工作方式,你会发现你可以选择更的工作方式,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用来学习,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陪伴家人,你会喜欢上这种感觉,:)
团队情感
如果你找到了自律并耐得住寂寞的人一起工作,那么恭喜你。下面就是你得信任他,100% 的信任,如果你花时间去思考他到底是不是在用心工作的话,或者你并不相信他能做好这个任务的话,那事情就难办了。而信任关系,很多时候是依靠团队的情感基础。所以,一个完全陌生的团队,是不适合远程工作的。如果一定要,一定要尽量多做团队建设,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组织一次,加强情感交流。短时间的面对面的交流对团队的凝聚力是个很大的帮助,最后会感觉做事情顺多了,效率也提高了。否则沟通时会有所,毕竟当团队不熟的时候,开个玩笑都不太确定别人接受程度如何,而过于严肃的讨论有时会成为一种负担。另外,如果可能的话,也可以尝试做线上团队建设,比如我在 Intridea 时就组织了个 teahour,也就是目前 Teahour.FM 的前身,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对整个团队打成一片非常有帮助。
当远程团队建立起来以后,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我们必须得承认,不管如何远程办公的沟通成本是远远大于面对面交流的,所以远程团队更需要好的效率工具来辅助,让团队即使远程也能很高效的工作。在我们团队,主要使用的有五个应用: Skype, Hipchat, Pragmatic.ly, Dropbox, Google Apps。
Skype
对于 Skype,我们基本只用做会议工具,而很少使用聊天功能。当我们需要做头脑风暴的时候,订每周计划或者站立会议的时候,直接语音远比文本高效。 Skype 的语音质量并不常的稳定,但是至少在目前这个点上,我还没遇到一个能让我们团队同时在线语音会议的更好选择,别说 Google 环聊,有墙的世界真的很烂。
Hipchat
超好用的群组聊天工具,而且可以很方便的跟第三方服务做集成。我们基本上在讨论事情和共享信息,当然也顺便扯扯淡。Hipchat 让我最喜欢的是它的简单性,基于它的 API 也有很多可以做,比如每次部署时都会发消息到 Hipchat,每次有新的用户意见也会发消息到 Hipchat,等等。不过我几乎不用他的 1-to-1 聊天,也基本只开一个房间。
Pragmatic.ly
我们自己创业的项目,本身就是为了让团队专注高效的工作,能非常简单地集成到工作流程,很方便地进行计划安排,进度和沟通交流。我们基本每周在 Skype 上开完计划会议之后,就把要做的任务创建到 Pragmatic.ly 上,之后大家所有关于任务的安排、执行、讨论等就直接用工具了,不再需要同步状态,不再需要动不动就其他人,始终让团队保持在专注高效的状态,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协作效率。
Dropbox
如果你还没开始在团队里使用 Dropbox,我还能说什么呢,:) 我们用 Dropbox 来分享公司内部文档,书籍和一些设计稿。Dropbox 能把文件管理做到如此简单,值得很多产品学习。我希望未来 Pragmatic.ly 也能把团队协作、任务管理做到如 Dropbox 般简单,当然,仍然不失高效!
Google Apps
我们并不是 Google Apps 的重度用户,但是我们是 GMail 的重度用户,让我能即时的了解 Pragmatic.ly 项目里发生的近况,也是我们联系用户的纽带。Google Docs 和 Google Spreadsheets 我们偶尔也用,其强大的协同写文系统和文档留言系统是我们最喜欢的,只是在国内访问实在很糟糕,我们要科学上网。
有了靠谱的人,有了靠谱的工具,那么是否就意味着远程团队就一定好管理呢?其实不然,还要有靠谱的规则。而规则也正是联系团队和工具之间的桥梁。我们自己在工作中就有下面的几个规则。
免扰模式
因为沟通成本高,所以我们需要更谨慎的沟通方式。我们不鼓励在工作时随意地打断别人,即使是一起在办公室工作时。相反,我们要求每个人如果需要讨论,想清楚整个问题,然后在 Pragmatic.ly 或者 Hipchat 里发出来。短时间来看可能回复会有延时,但从长期来看反而能让大家都能更深入的思考,更专注的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个更好的方式。
代码审查
做为开发团队,我们不一定能每个任务都有充足的测试覆盖而且我们也不追求 100% 覆盖率。但是,每一段代码,每一次修改,必须要有其他人来审查,验收通过后才会被进入主干。这样既能代码质量,也能确保每一部分都至少有两个人了解。
流程审查
除了代码,过程也是一个很有审查必要的事情。所以我们每隔一段时间,会一起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各自对这个周期的一些工作提出意见。迭代式调整,迭代式改进,让我们根据自身的情况,不停地实践出到最适合团队的工作流程。
易者优先
如果讨论时遇到意见分歧,且这些不一致的意见不涉及对错,那么会很容易陷入到各自试图别人接受自己观点的困境,尤其是在远程工作时,因为缺乏面对面交流时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纯属浪费时间。所以我们采用易者优先原则,设置了单任务最长讨论时间,一旦超过无法达成共识,就会选择最简单的方案,做出来测试看再做改进。
基本这些就是我在远程工作上的思考和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国内也能有更多的团队接受远程工作。让大家把浪费在交通等上的时间拿来工作,绝对是在给社会做贡献。最后再说一句,远程工作非常适合需求明确的项目,比如外包,因为你不需要去试方向试错,只要照着需求做就可以了。而对于创业,前面的是不可知的,需要团队不断试错,要经常地头脑风暴,快速前进,所以除非团队已经熟悉到了一定程度,不然还是本地办公,或者在相对距离近的地方办公,也就是见面的成本要低。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自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