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优秀当作一种习惯,做事情做到能力范围内最好,不糊弄的人,非常具有人格魅力。这是一个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前提,也是一个工作中的人在职场中的“声誉”。
刚开始的时候能做到这样不容易,因为在海量的题中,这道不怎么会就直接看答案,这道有点难就直接跳过显然更容易一些,可是在高考的时候,去哪看答案呢?跳过了就是没有分啊!
“在深夜学习的时候,我不止一次感觉到寂寞;当努力了成绩不佳,父母对我发火抱怨的时候,我感觉身边空无一人。”我们常常听到孩子这样的,但这句话说的真好:“能够耐得住寂寞的人,是不寂寞的人。”是了不起的人啊!
学习和努力是寂寞的过程,因为那终究是一个人的事,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努力是为了自己,知道短暂的沉下心为的是以后可以尝到甜头,实际上只是延迟满足而已。
很欣赏一类学生,他不是都在学习的,而当他学习的时候,2个小时的时间他可以保持2个小时的专注,这种习惯多是从小家庭教育相关,即使孩子没有专注的习惯,现在养成也不晚。
给孩子创造可以专注的,表扬孩子专注的状态,比如:你学的太认真了,妈妈刚才进来两趟你都没发现!在鼓励中孩子会慢慢愿意养成这样的习惯。
情绪是很的东西,永远不要像一样身边的人,要像太阳一样,照到哪里哪里明亮,因为这样的里和眼底,都始终有光和正能量。
自己的人生要由自己掌控,而不是由一堆无用的情绪。每个人都喜欢快乐和积极的人,山柳村的寡妇你的不高兴,不要像优惠券一样给身边的人,因为每个人都更喜欢积极快乐的人。
北大是理想学校的指代,很欣赏衡中给学生们的价值观,就是我明明白白的告诉你,通向心中的理想地是没有捷径的,只有努力一条可以走。不断地做卷子,不停笔的刷题,所有人都是这样马不停蹄,所有人才会都有好成绩。
每年到高考之前,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论调,说长大后你就会发现,高考其实不足以改变你的人生,改变的人生的,恰恰是一些美好的瞬间、顿悟的时刻和你经历的真实的生活。
我觉得不应该在高考之前给孩子这样的想法,因为即使高考努力考好了,孩子后面依然会经历这样的时刻,这不是不认真对待高考的理由。
对于无数普通的家庭来说,高考仍是孩子跻身大城市,改变生活方式的唯一出,他们的生活并没有被赋予足够的多样性。
对于这样的学生来说,高考成绩就是一张通行证,通往什么样的城市就在那里展开什么样的未来,通往什么样的大学就在什么样的平台起步。
这是青春里最纯粹的一场拼搏,在往后,都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单纯的为了一件事、付出大量的时间,拼尽全力了。在电影《阳光小》中,他的爷爷跟孙女说过一句话:你知道什么人是最大的失败者吗?就是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不敢迈出第一步的人。
人们往往在最接近成功的时候最易放弃,刘同说:少年最好的地方就是,虽然嘴上说要放弃,心底却总会憋着一口气。高考这口气,就要憋到6月8日考完最后一科为止。
这两句话好就好在,时刻提醒大家记得初心,时刻提醒我们。第二句话曾经出现过争议,但我觉得北大就是心中理想学校的指代,你要始终心怀目标,也要日常反思不忘初心。
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今天做的怎么样,有没有向心中理想的自己和理想的生活方式更进一步?这样的思考不仅会让孩子少走很多弯,也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动力。
2018年高考前,《极限挑战》节目做了一期高考话题相关的,他们找了一些高三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然后问了以下问题:
1、你的父母都接受过大学以上的教育吗?接受过的线、你的父母是否为你请过一对一家教?有的线、你的父母是否让你持续学习功课外的一门特长且目前还保持一定水准?有的线、你的父母是否让你拥有过一次出国旅行?拥有过的,向前走6步
然后主持人说现在开始,大家向前跑!于是所有的孩子都冲向终点,在孩子奋力奔跑的过程中,原本的差距一点一点缩小直至逆转。
没错,没有伞的孩子更要努力地奔跑,但没有伞的孩子,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一直咬牙往前跑的孩子,一定会笑到最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