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兔的今年多大近年来的中国小说市场,职场小说始终盘踞着各图书卖场的销售排行榜。当前,这股职场小说热依然持续升温,有不少出版商预测,在未来几年里,职场小说仍将红火。
这种职场小说现象的滋生与蔓延,是诸种因素交集的结果,它本身也成为彰显时代特征的文化载体。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传统》一书提出文学活动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个要素构成。我们不妨借用艾氏的观点,来探讨中国本土职场小说独特的文化意蕴。
中国本土职场小说正是在经典小说遭受冷遇,其神圣光晕逐渐消褪的基础上生成的。它有一大显明特征:实用性。职场小说不同于以往那些或怡情养性、提升心灵,或社会、,或缔造“梦工厂”的小说,它以展示职场风云,解密职场,提供职场策略为己任,是可以直接拿来使用的生动职场教科书。
三十年来,从企管、励志类图书的“退烧”到中国本土职场小说的火热,从中至少可以揣摩到两点:
一是国人已恍然觉的经验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国情,学得再多,也基本上停留于纸上谈兵。追求“超越”的冷却后,取而代之的是中国人的审视,重新诠释成功的定义:一种展示具体过程的具体成功。中国职场小说淋漓尽致地描写了职场中的人情世故乃至对抗斗争,充满了中国式的智慧,显得既真实又实用,故深受职场大众的追捧。
其二,职场小说的繁荣体现了草根文化、草根文学的兴盛。“草根”直译自英文的grassroots。草根(grassroots)一说,始于19世纪美国淘金狂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后来“草根”一说引入社会学领域,“草根”就被赋予了“基层”的内涵,草根文学即平民文学。
之所以将职场小说列为草根文学,就在于其中的男女主角多为一些职场物,展示的是平的奋斗史与喜怒哀乐。即便是衣着光鲜亮丽的外企白领,在没有升上较高职位之前,也谈不上富贵与奢华,更多的是工作中的压力与被辞退的恐惧。从某个角度而言,他们同样是一群在都市的钢筋水泥间匆忙穿梭、苦苦挣扎、身心俱疲的物。光鲜的外表下往往是包裹着的心灵。但他们又很坚强,有永不言退的勇气和超强的抗韧性。
一是职场小说的作者少有专业作家,他们的身份多为资深白领,他们的作品大多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颇具“实战性”和“真实性”。例如《圈子》的作者王强毕业后,曾担任过两个国际知名软件厂商的中国区总经理;《浮沉》的作者崔曼丽现为某高科技公司执行总裁;而《职商》的作者肖映雪做技术出身,后改行管理,在企业打拼十几载。《杜拉拉升职记》的作者李可,是欧美500强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成功人士的现实身份增强了文本叙述的可信度。
二是职场小说的创作存在“阴盛阳衰”的现象。如前面提到的四部职场小说,无论是作者还是小说主人公,除《圈子》的作者系男性,其余均为女性。李可的杜拉拉,崔曼丽的乔莉当之无愧成了职场小说的形象代言人。这一现象耐人寻味。
当代中国的都市女性貌似时尚、,实际内心充满困惑与矛盾。她们在社会价值多元化和商业城市文明的物质浪潮之间飘游,期望为自己寻求合适的角色定位。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女性职场小说的出现无疑是当代年轻都市女性意识的又一次,也必将催生下一批者。
职场小说从内容来看,有三个特点:一是真实,职场小说家他们只是写出故事,记录生活,是对职场原生态的揭秘;二是实用,关于职场小说的实用性,职场小说实用性的内容与当今大众“实用”的价值观一拍即合;三是好看,职场小说充满了故事性,如《圈子》、《输赢》等都写得悬念迭起,有些职场小说简直象现代版的武侠小说。
职场小说的作者为职场中人,他们描摹的多是自己熟悉的领域,表面看来,其真实性无可置疑。但既是写作,就不可能不带上作者自己的主观思想和意图。作者是在主观意图的下去观察与描写他所处的职场,有其特定的视角,他眼中的职场不代表所有人眼中的职场。因此小说的真实性并非那般绝对真实。
特别在中国,受“人情世故”的传统文化之熏陶以及市场竞争思想的猛烈冲击,涌现了许多职场“潜规则”,许多职场小说对潜规则津津乐道,将善于运用潜规则作为职场胜出的法宝。这导致职场小说缺失正面的引导力量,如健康的职场,正面积极的奋斗心态,智慧、开阔的职场态度,的职场境界等。
将艺术创作视为一种独特的物质生产在当今已获得了普遍共识。对于物质性生产行业而言,消费者是,对于职场小说而言,读者是,职场小说是为特定的职场人群量身订做的。从该角度而言,职场小说并非小说作者单独完成,而是作者、策划团队、读者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既然选择出版物的动机是为盈利,那么策划团队就要紧紧围绕“读者的需要”,探究读者心理,设计出一顿吸引读者眼球、符合读者胃口、激起读者购买欲的“大餐”来。并且随着读者反馈的涌入,策划人会根据反馈信息变更小说内容或包装,使之更加吸引“读者”。
从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个要素来探讨中国本土职场小说的文化意蕴,不难感受到职场小说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事物,是在商品经济浸润下,竞争加实用型价值观的流露,也是经济低迷期人们就业与危机感的具体表现,同时还是女性主义文化与草根文化的张扬。职场小说的出现无疑有一定的正面效应:它抚慰了职场人士疲惫的心灵,也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他们规划与设计自己的职场人生。但职场小说也存在着硬伤,厚黑味稍浓和功利性过强,对心灵的关注与提升不够,对人性缺乏深度挖掘。这些需要在未来的写作中予以克服和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