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肺癌发病人数增加了近5倍,每年大约有60万人死于肺癌。肺癌已成为全球共同的社会性问题。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主办的“拥抱晨光,易同行--肺癌规范化诊疗公益项目”于26日在京启动。该项目旨在为患者和医生搭建面对面沟通的平台,让更多肺癌患者学习肺癌疾病知识,完善医生肺癌的规范化治疗观念。
颁发聘书
启动仪式
肺癌成“头号癌症杀手”
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高,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发病率占第二位,死亡率占第二位。在我国同样不容乐观,特别是近30年来,伴随着老龄化加剧、生态遭受、不健康生活方式及食品安全等问题凸现,我国肺癌发病率多年持续上升。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会长殷大奎表示:“目前,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需提高对肺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观念,普及对吸烟危害性的关注及肺癌预防的意识,能够及时地做出诊断和治疗。由于肺癌疾病的复杂性,我们在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上应该重视规范化管理,借助基因筛查,针对每个患者提供个体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使肺癌患者获益最大化,从而更多地肺癌患者。希望扩大社会对肺癌患者的关爱和关注,以帮助他们最终战胜病魔,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期限,安享幸福生活。”
将肺癌当成慢性病治疗
近十年间,伴随驱动基因诊断及EGFR-TKI药物为代表的靶向治疗的诞生与不断进步,使患者与癌症和平共处变成可能,肺癌患者治疗也可以通过在家服药就能使肺癌得到长久的。根据2013年美国临床肿瘤年会(ASCO)报道,有驱动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接受靶向治疗中位期可长达3.5年。由于靶向治疗是在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靶点,使肿瘤细胞性死亡而不波及周围正常细胞组织,患者在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升。近年来肺癌基因检测不断普及,但是目前全国EGFR检测率仍只有约27%,对比日本、韩国以及地区超过80%的检测率相去甚远4。因此如何实现规范化的诊疗,进一步提高EGFR检测率,从而实现个体化治疗以获得最大获益,仍是我们面临的关键问题。
协和医院王孟昭教授介绍说:“所谓的肺癌规范化管理,是指针对早期、中期、晚期不同阶段的患者,从患者本身的疾病性质、患者基因、药物特性、患者治疗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来选择治疗方案,从靶向,化疗,放疗,手术等多种综合治疗体系来选择,根据每个个体不同情况,定制不同的治疗方案,做到真正的做到个体化、规范化治疗。”
关注肺癌精准医疗
为加快在基因组层面对疾病的认识,并将最新最好的技术、知识和治疗方法提供给临床医生,使医生能够准确了解病因、针对性用药,2015年1月底,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国情咨文中宣布了一个生命科学领域新项目——精准医疗计划,该计划致力于治愈癌症和糖尿病等疾病,目的是让所有人获得健康个性化信息,目前,肿瘤治疗已被选择成为精准医疗的短期目标。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副院长韩宝惠教授强调说:“癌症最有希望通过精准医学实现治疗,近些年,肿瘤诊断的发展及靶向药物的广泛应用,推动癌症治疗进入个体化治疗时代,大大提高了癌症治疗的精准性,但目前对于癌症来说,不管是靶向治疗还是传统的化疗,最大的障碍就是耐药性,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应当支持更多耐药机制的研究,呼吁建立信息平台支持应对肿瘤治疗的基因数据信息,从患者角度来定义亚型,并确定癌症治疗和预后的方法。基于不同的分型对精准药物试验构建预测模型,增加对治疗反应的精确度。希望学习美国癌症资料库建立的成功经验,建立属于中国自己的肺癌患者数据库,以完善医生肺癌规范化治疗的观念,助推我国肺癌规范化管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