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多张手写学习卡、手刻的老式幻灯片、正楷誊写的论文、油印的外科教材……武汉市第四医院(普爱医院)显微外科的技术培训班上,手外科专家,74岁的彭正人向年轻医生分享着自己40年来纯手工打造的医学数据库。
“现在在看病肯定要专心地看,外面还有十几个等着呢。”老医生说。候诊厅里,挂彭正人专家号的患者名字填满了整块屏幕。
彭正人是普爱医院的一名返聘专家,虽然已经74岁,他每周仍旧上班6天,直到去年才改成5天,周一、周三坐诊半天,其他时间他就戴着老花镜查资料、看文献,翻译成中文后发到科室年轻医生的邮箱,方便他们学习。三年时间,他翻译外文文献不少于50万字。
老医生戏称自己本来是个“赤脚医生”,大学毕业后,他被安排到恩施山区的一个当医生。在农村简陋的医疗条件下,根本没有机会做手术。1977年,从恩施下乡返城的彭正人成为了四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
33岁的彭正人来到四医院时,发现自己接诊、做手术均不能完成,很多医学知识没有得到系统学习,骨科相关知识接触的更少。
“一天到晚泡在医院,回家了就看书学习。”彭正人回忆,当时家里条件艰苦,没有收音机可供娱乐,每晚吃完饭,他就和身为儿科医生的夫人相对坐在桌前,各自看专业书籍。当时彭正人的工资不过42元钱,刚到四医院时,一次性买书就花掉了近两个月工资。
只看书还不够,彭正人为了方便学习记忆,还制作了大量的学习卡片。“刚开始外文不好,看外文书非常吃力,有时候一晚上就只能看明白几行字”,彭正人说,当时他晚上看书并摘录到学习卡上,还细细的配上图,第二天再带到医院请英文好的同事看。
一张张增多的学习卡逐渐弥补起彭正人知识体系的漏洞,不到一年时间,彭正人就已经可以做一些外科手术。在此后的岁月里,他亲手制作的学习卡越积越多,足有万余张。
80年代初,彭正人就开始为患者留下诊疗阶段的影像资料。当时他自费购买了一台海鸥牌相机,遇到疑难病人,他就拍下患者治疗前后的照片,详细记录,作为资料留存。彭正人说,当时病人不多,他就一一手写记录、洗印照片。
“留下患者各阶段诊疗的影像,给患者讲病情更直观,可治疗方案,还可让医生看到每一台手术是不是经得起时间检验。”彭正人说。
邢丹谋是武汉市第四医院骨科副主任、手外科主任,在老师的影响下,从1991年起,邢丹谋也像彭正人一样,开始给患者拍照建档。在他的办公柜里,有一摞摞相册,里面全部是冲洗好的相片,每张照片罗列了患者的姓名、时间、病情等,照片后面还用透明胶粘着装有底片的小纸袋。
后来,患者影像档案存放在邢丹谋的电脑里,这些照片按病种分为一个个文件夹有序整理,图片资料超过10万张。
四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师徒两代人留存下来的一套完整病例资料,无意间成为了手外科一个珍贵大数据库,除了可以让时间检验医生的手术效果,还能不断积累经验,为更多相同病例提供借鉴。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