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估值超过10亿的两家联合办公“优客工场”与“方糖小镇”宣布达成合作他们将互换股份,成立合资子公司共同运营,未来还会打通会员体系。
双方没有透露互换了部分股份的比例,优客工场董事长毛兼任新的合资公司董事长,方糖小镇CEO万里江兼任CEO,虽然交换了股权,万里江反复强调这次并非合并“我们是联合体。商业运行上,两家公司仍然是的商业运行经济体。”
这个时间点耐人寻味。就在一周前,优客工场才陷入了一场与行业巨无霸Wework的官司,Wework以商标为理由,给了刚刚进入的优客工场一个“下马威”。
在发布会上,优客工场董事长毛否认了这是一种“抱团取暖”的说法。“我们认为这个行业其实在上升过程中,不是说我们俩过不下去了,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毛说。
对优客工场来说投资入股与战略合作都不是新鲜事,作为一家最受资本青睐的联合办公空间,你可以在多场战略发布会上看到优客工场的身影。
从估值来看,估值200亿美元的Wework与70亿人民币的优客工场还不在一个量级,而前者所建立的10万+全球会员体系是同行们难以企及的。对于在国内初具规模、开始走出海外的优客工场来说,培育新的市场与面对来自 Wework 的压力,这些都才刚刚开始。
“我们现在谁都不冷。”方糖小镇CEO万里江表示。在宣布合作的几天前,万里江接受了钛专访。关于“共享办公”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到底“在何方”,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根据第三方机构克而瑞发布的报告,效仿Wework的联合办公在中国出现两年连,融资、合并的消息不断,风口一直都在,跟快车民宿不同的是,当“共享办公”在中国落地,人们至今还在讨论“它到底是什么”。
一家公司为什么要选择与别家“共享办公室”?在钛T-EDGE 科技生活节上,万里江把原因总结为,找到更多的合作,建立更多的情感连接,而目前方糖小镇的25店中,有22家位于上海的核心区域,平均出租率90%以上,密集开店形成网络,在创业者群体内形成品牌影响力,这些则代表了联合办公在打造社群时的一种方。
据万里江透露,方糖小镇的租户中创业公司与非创业公司各占一半,目标客群定位为泛互联网公司及文创公司,他们对于办公更为挑剔,内心孤独,渴望社交与情感陪伴。
曾经运营文创园时积累的观察与人脉促成了方糖小镇,据悉,该平台每年举办近3000场的活动,这些各类主题活动面向会员与非会员,同时成为方糖小镇吸引目标客群的流量入口。
孵化器,社区,空间运营商,联合办公的多重身份让它与传统写字楼区别开来,移动办公人士和创业者的出现给办公空间开出了新订单,这也就成了方糖小镇在创立之初的契机,为创业者提供陪伴,满足星巴克实现不了的办公需求。
在中国这个需求有多大?跟正在进入中国的Wework比起来,国产联合办公们有多少胜算?在回答这些问题前,我们可能首先要清楚的是,联合办公在中国都是怎样实现盈利的。
由于供应过剩,在2017年初,联合办公经历了一波关店合并潮,we+酷窝合并,收购富空间,草率入场的玩家们吃到了苦头;他们也在告诉后来人,这并不是一件“出租工位、躺着收钱”的美事。
在万里江看来,经过一轮淘汰存活下来的联合办公们基本可以归为这两种:要么是地产商出身,如优客工场和SOHO3Q,他知道怎样低价拿地;要么是设计师出身,他懂得控制装修成本。
“方糖小镇的租售比(单工位成本除以单工位售价)可以达到50%,这在业内绝对属于领先。”相比于行业平均的60%到70%,万里江显得自信满满,他预计2018年上半年可以实现社区总盈利。
看起来和地产商设计师二者都无关的方糖小镇的优势在于,近10年的文创园运营经验,每到达一个核心城市的核心区域(如国贸),团队人员会去展开调研,录入写字楼盘字典(数据库)。随着楼盘信息的动态更新,数据库会给出区域内性价比最高的项目(类似快捷酒店选址)。
与其他需要价格战和砸钱运营的共享行业不同的是,目前在中国一线城市CBD的写字楼存量是足够的,即使是看中了同一地段的不同联合办公品牌也不存在竞标的问题大不了你要10楼我要11楼。
经过两年的试验,方糖小镇的装修设计开始标准化,功能分区模块化,把流动办公区与私密空间分隔开......
“出租率,租售比和运营成本,遇到一家联合办公你去问他这三个数字就好了。”万里江说,意思是说,一家联合办公首先应该在租金上有利可图。
据Wework的公开资料,2014年租金收入占到了总体收入的93.33%,融资报告中预计在2018年整体租金收入会占到整体的87.27%。服务型收入从6.67%增加到12.73%。
尽管谈到未来,联合办公们会提到会员体系、企业级服务与技术输出,但收租问题才是他们要跨过的第一道槛。(本文首发钛,记者/宫赫婧)
几天前,估值超过10亿的两家联合办公“优客工场”与“方糖小镇”宣布达成合作他们将互换股份,成立合资子公司共同运营,未来还会打通会员体系。
双方没有透露互换了部分股份的比例,优客工场董事长毛兼任新的合资公司董事长,方糖小镇CEO万里江兼任CEO,虽然交换了股权,万里江反复强调这次并非合并“我们是联合体。商业运行上,两家公司仍然是的商业运行经济体。”
这个时间点耐人寻味。就在一周前,优客工场才陷入了一场与行业巨无霸Wework的官司,Wework以商标为理由,给了刚刚进入的优客工场一个“下马威”。
在发布会上,优客工场董事长毛否认了这是一种“抱团取暖”的说法。“我们认为这个行业其实在上升过程中,不是说我们俩过不下去了,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毛说。
对优客工场来说投资入股与战略合作都不是新鲜事,作为一家最受资本青睐的联合办公空间,你可以在多场战略发布会上看到优客工场的身影。
从估值来看,估值200亿美元的Wework与70亿人民币的优客工场还不在一个量级,而前者所建立的10万+全球会员体系是同行们难以企及的。对于在国内初具规模、开始走出海外的优客工场来说,培育新的市场与面对来自 Wework 的压力,这些都才刚刚开始。
“我们现在谁都不冷。”方糖小镇CEO万里江表示。在宣布合作的几天前,万里江接受了钛专访。关于“共享办公”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到底“在何方”,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根据第三方机构克而瑞发布的报告,效仿Wework的联合办公在中国出现两年连,融资、合并的消息不断,风口一直都在,跟快车民宿不同的是,当“共享办公”在中国落地,人们至今还在讨论“它到底是什么”。
一家公司为什么要选择与别家“共享办公室”?在钛T-EDGE 科技生活节上,万里江把原因总结为,找到更多的合作,建立更多的情感连接,而目前方糖小镇的25店中,有22家位于上海的核心区域,平均出租率90%以上,密集开店形成网络,在创业者群体内形成品牌影响力,这些则代表了联合办公在打造社群时的一种方。
据万里江透露,方糖小镇的租户中创业公司与非创业公司各占一半,目标客群定位为泛互联网公司及文创公司,他们对于办公更为挑剔,内心孤独,渴望社交与情感陪伴。
曾经运营文创园时积累的观察与人脉促成了方糖小镇,据悉,该平台每年举办近3000场的活动,这些各类主题活动面向会员与非会员,同时成为方糖小镇吸引目标客群的流量入口。
孵化器,社区,空间运营商,联合办公的多重身份让它与传统写字楼区别开来,移动办公人士和创业者的出现给办公空间开出了新订单,这也就成了方糖小镇在创立之初的契机,为创业者提供陪伴,满足星巴克实现不了的办公需求。
在中国这个需求有多大?跟正在进入中国的Wework比起来,国产联合办公们有多少胜算?在回答这些问题前,我们可能首先要清楚的是,联合办公在中国都是怎样实现盈利的。
由于供应过剩,在2017年初,联合办公经历了一波关店合并潮,we+酷窝合并,收购富空间,草率入场的玩家们吃到了苦头;他们也在告诉后来人,这并不是一件“出租工位、躺着收钱”的美事。
在万里江看来,经过一轮淘汰存活下来的联合办公们基本可以归为这两种:要么是地产商出身,如优客工场和SOHO3Q,他知道怎样低价拿地;要么是设计师出身,他懂得控制装修成本。
“方糖小镇的租售比(单工位成本除以单工位售价)可以达到50%,这在业内绝对属于领先。”相比于行业平均的60%到70%,万里江显得自信满满,他预计2018年上半年可以实现社区总盈利。
看起来和地产商设计师二者都无关的方糖小镇的优势在于,近10年的文创园运营经验,每到达一个核心城市的核心区域(如国贸),团队人员会去展开调研,录入写字楼盘字典(数据库)。随着楼盘信息的动态更新,数据库会给出区域内性价比最高的项目(类似快捷酒店选址)。
与其他需要价格战和砸钱运营的共享行业不同的是,目前在中国一线城市CBD的写字楼存量是足够的,即使是看中了同一地段的不同联合办公品牌也不存在竞标的问题大不了你要10楼我要11楼。
经过两年的试验,方糖小镇的装修设计开始标准化,功能分区模块化,把流动办公区与私密空间分隔开......
“出租率,租售比和运营成本,遇到一家联合办公你去问他这三个数字就好了。”万里江说,意思是说,一家联合办公首先应该在租金上有利可图。
据Wework的公开资料,2014年租金收入占到了总体收入的93.33%,融资报告中预计在2018年整体租金收入会占到整体的87.27%。服务型收入从6.67%增加到12.73%。
尽管谈到未来,联合办公们会提到会员体系、企业级服务与技术输出,但收租问题才是他们要跨过的第一道槛。(本文首发钛,记者/宫赫婧)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