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脚出步,剑斜45度往肋部切下,不要高过铠甲,速度要快……”见到杨明宪时,他正在剑道馆里指导学生练剑。他身宽体胖,面庞饱满,穿着一身蓝色训练服,左手执木剑,语调和蔼,白发稀疏的脑门被豆大的汗珠盘旋着,神情颇为专注,宛如一个从幕府时代走出来的武士。
剑道如今已是竞技体育项目,但在内地的起步较晚,场馆少,有段位的教士不多,且多停留在三四段位。但眼前这位64岁的东莞“正心馆”剑道馆馆长杨明宪,却是目前内地最高段位的“剑客”之一。作为一名“剑痴”,他20几岁开始正式拜名家习剑,风雨不改。其来莞十来年,开馆授徒六七年,每个周六、周日下午都从企石开车到东城义务教学,同样风雨不改。
“在东莞这么多年,我所教学生两三百人,能下来的也只有十来人,不过只要你喜欢,都可以零门槛参加。”杨明宪笑着说,当年们他半分钱,他也有这个义务在东莞传习剑道。
杨明宪前几天刚过64岁生日,但年龄对他毫无意义,他至今在企石上班,每周六、周日下午开一小时车到东城景湖花园会所的“正心馆”免费教习剑道两个小时,至今已有七八年了,且每年除了清明回扫墓外,从没有请过假。
免费并不代表着水平低,尤其对于有情怀的高手而言,他们的付出从来不以“值不值得”来衡量,而是“乐不乐意”。杨明宪是剑士7段、居合道4段,其剑道是目前国内最高的段位。“我从20几岁正式拜名家学剑道至今三四十年,剑道早已成为我的生活,甚至生命的一部分了。”杨明宪说,他2000年来东莞后发现东莞不仅没有剑道馆,也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过过招,自己一个人在家对这空气“实在太难受了”。
2010年杨明宪在认识了另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华人,后又认识了几位日本朋友,便聚在一起过招。“后来我们就组个剑道馆,召集东莞喜欢剑道的人,也让对剑道有兴趣的人,能有个学习的地方。”杨明宪说,此后一年内他们辗转了好几个地方,沙田、常平、横沥、寮步等多个地方最后在景湖花园开馆义务教学。
此后六七年间,经历了诸多变故,前来与杨明宪学剑道的人有200多人,但铁打的流水的学生,最后下来的也就是十个人左右。尽管如此,杨明宪依旧不肯降低教学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经过步伐、挥剑等枯燥的基础指导步伐身形配合流畅,大约6个月后才能上甲(穿上护甲),进行一对一训练。
杨明宪对剑道的这种和严格要求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他从小就受父亲影响,喜欢玩剑,后来又拜一个二段老师学了几年。此后便拜了几个剑道前辈高手为师,每天下班就从桃园往台北赶,每年还要和们自费去两三趟日本访问和升级,走访各大剑道馆交流学习。
“一周七天有5天在台北,另外两天在家里,简直是疯了,因此太太经常抱怨,她觉得爱上了一个不回家的男人。”杨明宪说,除了工作外,他家还有药店,原本他跟妻子分工,白天妻子当班,晚上他值班的,“结果我一下班回到家,拎着道具就走,是你也会生气的。”
2000年杨明宪在退休,被东莞的台企返聘过来,但内地剑道馆少,东莞更是没有,连交流的人都找不到。2008年时,得知师兄魏芳彬在番禺开了个馆,他便每个周末往番禺跑。“我要先坐公交到桥头,再从桥头转公交到番禺,然后在转三趟公交到师兄的馆,返回亦如是。”杨明宪笑着说,那时交通不便,他一天在公交上耗费了12个小时,就是为了打一小时的剑,然后了一年多,后来师兄回治病,他便帮助师兄带学生,才在赛场上认识了东莞的几个剑士,开始在东莞形成小圈子,才有了东莞第一个剑道馆。
杨明宪说,剑道招式不多,讲求干净利落,面对对手时不退避,以攻止攻,“剑道的让我做事从不拐弯抹角,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破繁为简,干脆利落,这让我受益终生。”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