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视频内容是传递知识技巧,而非炫技或生活方式的展现,“有用有料”,让用户看完之后有所收获。视频内容不枯燥,不是技巧或知识的简单罗列;视频有解说或有完整字幕,确保用户在看完后可轻松实践,有创意更佳。内容完整性是对视频最基础的要求,至少包含一个完整的知识点,让用户通过观看此类视频,掌握真正实用的生活技巧或知识。
休闲娱乐内容用户阅读门槛低,选题更应该接地气,与用户共鸣。最忌讳内容拖沓且平淡无奇。不能为了搞笑而搞笑,为了娱乐而娱乐,相关内容还应该相应的价值观,传递正确的价值导向。
分析:添加流行网络语言拉近与用户的心理距离,目前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年轻人高达70%,修改后的标题更贴近用户的阅读喜好,调整之后,单条的点击率增长了15%。
分析:本视频是2013年《百变大咖秀》的节目片段,因为时隔已久,很多用户难免忘记,修改标题通过经典中的经典和集齐这两组关键词,直接引发了用户的兴趣,从而拉升点击率。
分析:原标题属于典型的老八股,通过修改,点出贾玲的成绩,又用悬念的形式引发用户来关注人物本身更多的故事,以达到更好的运营推广效果。
一个不了解用户的内容运营是不及格的!我们把运营的过程当做是推销的过程,那么就需要清楚我们的客户到底是谁!
用户画像要建立在真实的数据之上。当有多个用户画像的时候,需要考虑用户画像的优先级。用户画像是处在不断修正中的。
用户画像是真实用户的虚拟代表,是建立在一系列真实数据之上的目标用户模型。互联网精准营销的前提就是拥有准确的用户画像。PC时代,可能存在一个终端不同用户的情况,移动端时代,一个终端背后就是一个用户。
精准推荐,针对既有内容的差异根据用户不同进行精准推荐。用户统计,根据用户反馈数据,以样本形式计算出对应的用户规模。数据挖掘,根据数据反馈结果,推断用户多元喜好,如喜欢看美食的用户对旅游内容也有很高的接受能力;千人千面,每个用户都有差异,真正了解用户,方能做到个性化内容运营。
移动端时代,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终端,这给用户画像降低了难度;通过技术手段可直接获取的画像信息有:
用户调研获取画像。当用户第一次打开App的时候,可以让用户做一些选择。或者设置一些轻松有趣的测试来进行用户调研,一是吸引用户注意力,二是激发用户参与的热情。还可以在测试中,可以植入用户性别、职业、喜好等问题,最后随机给用户一个有趣的结果,这个过程当中用户喜欢的是参与过程,在乎的也是趣味性。
阅读行为。不同的用户在内容阅读时都存在不同的差异,根据用户长期的阅读行为和差异也能大致判断出用户的画像。比如一个关注时尚和美妆的用户,极可能是一位年轻女性用户,一个喜好军事和游戏的用户,男性用户的可能性更大。
今年是一个自爆发的时代,每个人除了关注自己的内容在平台上获得了多少的阅读、点击之外,很多人都会关注有多少粉丝,这一点从微博开始是一个爆发,大家会去比较粉丝数量等。到了自的时代,粉丝是用户,但用户不一定是粉丝,通过自己的内容把自己塑造成垂直领域的意见,用户就有了成为粉丝的理由。所以有了用户,缺了粉丝,那你做得不够的地方在哪里呢?
为什么要圈粉?粉丝是内容阅读的社群,能够加速你的内容转换成经济收入,每一个真正的品牌都会有自己的粉丝群。
单个短视频能带来的是用户,但无法带来粉丝。如果自将内容进行一个有机的,给用户一个长期关注的入口和渠道,那么当你的内容写的越垂直,在垂直领域越优秀的话,你获得的不仅仅是内容的阅读点击,还会收获到属于自己的粉丝。粉丝是长期的关注者和者,能持续满足用户的需求,才能自己不掉粉,拥有自己的自,是圈粉的第一步!
自的本质,是用户思维,不是PC端流量思维。用户思维,是移动互联网思维的最核心思维,所以短视频如何做出差异化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问题。自的差异化,视频内容定位的差异化,目标人群的差异化等等,做出哪怕是一点真正的差异化,也会变得有竞争力。
可以让内容接地气,做到有用、有趣、激发情绪、有代入感;替粉丝说出他们的心里话,并且说的比他们好。有自己观点,表达有技巧。
找到有效目标用户,关注打开率、分享率,如果只关心粉丝数和阅读量的自是缺乏长久生命力的,内容的不断分享转发才能带来源源不断的关注和粉丝,注意要对粉丝保持一种持续吸引力,因为粉丝和你不是一次性阅读消费关系,用你最大的能力创造优质的内容,才能保持粉丝的长期关注。
短视频的风口十年前就出现过,由海外的YouTube领头,国内土豆、ku6等纷纷入场,但因为各种制约因素各视频平台纷纷转型。
通过梳理,我们可以发现,短视频在沉寂了几年之后再一次成为了大家的宠儿,但是有一个非常大的差异,就是用户从传统PC端向移动端的迁移。另外随着科技的加速和资费的下降,用户对于短视频应用的心理防线降低,品类丰富的短视频成为用户碎片化时间下的最佳阅读选择。
目前短视频生产工具已经去专业化了,以前拍一个短视频要扛着摄像机,现在一台智能手机就能完成短视频的生产。看似随意、杨玉环容貌复原图粗糙的视频背后,隐藏的是专业的功底,Papi酱的迅速走红,除抓住了短视频红利期之外,其影视专业的背景也足以解释她的成功并非偶然,其短视频在选题、槽点设计、表演、剪辑等各个方面都下了苦心。
过去,短视频分发的主流形式有两种,门户类(优酷、搜狐视频等)社交类(微博、微信等)。前者依靠纯人工编辑,有限被头部内容垄断,没有流量分给垂直长尾内容;后者社交分发天生弊端导致流量汇集头部,其余内容难以获得冷启动,获得最初流量。所以只有打破头部垄断,从海量的用户数据出发,进行个性化运营推荐,实现用户与内容的精准匹配,才能让更多长尾、垂直内容也获得相应的和流量。
国内短视频创作者往往需要兼顾内容创作和商业变现,但单一的制作人和制作团体在IP管理,品牌招商,营销推广等方面存在一定短板。所以短视频生产制作成本远高于图文,变现盈利需求更加迫切。
时代会让媒介发生变化,但是用户对于好内容的需求是不会改变的,所以要尊重内容,熟悉用户,两者之间进行一个精准的匹配是内容运营的基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