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平台上的大V被人高薪挖走了,你能做些什么?作者对此给出了一些看法,希望能供给大家参考借鉴。
KOL就是关键意见(Key Opinion Leader),Kol运营,也是现在很多运营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大V本质上是Kol的一种。
当然挽留的工作,该做的还是要努力去做的,作为平台也好,尤其是作为运营人员,这是应尽的本分。用户,尤其是是核心用户,培养起来都是蛮辛苦的,丢的时候却非常容易。
像大V这种用户形态其实是要花很多精力的,一对一运营是最初级、也是最笨的办法,还要建立各种规则、激励、玩法等等来维系住的。
很多人其实都是因为情、因为朋友而留在这个平台的,但感情这种东西往往有时候是最靠不住的,打破感情最直接的就是利益,利益最直接的就是。
现在的很多平台,运营人员其实骨子里是不屑跟用户接触的,他们宁愿把时间花在导流、开会讨论、谈合作、做活动等等上,当然这得看哪一类运营工作,但用户运营工作,尤其是kol这种工作,跟用户接触的越多,走的越近,尝到的甜头就会越多,因为你能驾驭的有价值用户数越多,代表你的能力越强。
与用户之情,堪比鱼水之欢,很多运营不太懂我之前文章中说的、糖衣炮弹、这些道理,处理用户问题太过生硬,更体会不到跟用户的那种感情,更把用户留存、用户活跃的问题寄望于产品,自己花的心思却不够,人性、、人情的问题,至少目前产品上、算法上给不到完全可信的解决方案。与用户无情,用户离开你是必然的。运营人员,应该多从自身上找找问题,多总结,常反思。
如果你对你的用户足够了解,知道不可能留得住了,那还不如大家好聚好散,友好并且地祝福对方,说不定哪天觉得还是你这里好、又回来了也说不定。
筷子兄弟2007年在猫扑推《男艺妓回忆录》的时候,没火,后来靠《老男孩》火了,2013年我们再找他们的时候,已经是“找我的经济人去谈吧”。
叫兽易小星2006年在猫扑走红,当年他的视频绝对堪称经典,A4纸的“兽”字形象更是招牌,那会的管理员和他都蛮熟的,等到万合天宜《万万没想到》走红,继而成为著名导演,微信好友都把我拉黑了。
开始的时候不解,后来想想,恍然大悟。每个人都在努力追求自己的价值,用户是逐利的,一个平台也许只能满足他成长阶段的某一段,而并不是全部,当你不能满足他、提供给他往更高一阶晋级之时,也许就是缘尽之日。
一个真正优秀的平台,应该是在产品和运营上,形成一个流转、循环的机制,用户不断晋级、新陈代谢,有潜质的被刺激出来并进而培养,优秀的越来越优秀,能力大的赋予给他更多的职责。而不是金屋藏娇,妄想永远捆住用户一辈子。
平台和运营人员需要做的是什么?榨们在可驾驭的生命周期内的所有剩余价值。当然这么说有点,但很直白,看产品的功底,更看运营人员的功底,功底就是手段、方法、规则、机制。
外面拉就是直接拉现成的,这种方式所需的成本会非常高,最近几年知识开始加速变现,单个用户的成本只会一直增加,不可能降低。10年前一分钱都不用花,去年我再拉的时候,不花钱的成功几率为0。外面拉来的大V,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忠诚度低,好比明星,明星有忠诚度么?毫无半点忠诚度。靠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人性却永远是的,他还是小白的时候,本着初心,也是好的,当被的时候,初心早已不在,也就无所谓忠诚度可言了。你能出高价,别人也能,就看谁更财大气粗了。
平台自己培养,靠运营的功底,本就是细水长流的事情,量变到质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短期不见效,长期才能见到效果,当然一旦起量了,也常恐怖的,因为只会越来越多。但对于很多平台而言,等不及,好的运营人员又少,不如捡现成的。
所以,我并不觉得高薪挖人是好事,至少放在长远看,不是好事,打破行情,抬高物价,影响平台之间的友谊。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