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现在什么最让你“爱不释手”,那一定是手机,手机几乎成为了每个人一天的“最长久伴侣”,坐车看、吃饭看、上厕所看、睡前看……
2017年1月公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6年手机网民总人数为6.9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高达95.1%。
我每次遇到上述的情景都爱恨交加,一面痛恨自己又让时间悄悄溜走了,一面又觉得刚刚过去的半个小时意外地让人舒服顺畅,头一低一抬,时间嗖的就过去了,而过程嘛,自然是很享受的。
心流体验(flow experience)指人们在完全投入一项活动之中时所获得的一种整体感受,具有行动与意识融合、注意力高度集中、意识、时间感扭曲和内在愉悦感等特征 (csikszentmihalyi,1975)。
这是一种人非常投入又很享受的心理状态,据说艺术家在搞创作时就会体验到这种感觉,因为过分地专注和投入眼前的事,而几乎忘了时间的流逝.....
然而聪明的手机软件开发者们也想让我们在使用软件时体验到这种状态,这种状态自然会大大提高用户对软件的依赖度,他们称之为用户粘性。
目前,学者们已经研究了多种互联网活动中的心流体验,比如团购、在线学习、玩游戏、逛社交网站——在互联网络的各个项目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这种心流体验,五行缺木的女孩名字研究也这种体验显著影响用户的认知、态度、行为。
顺畅、简单的操作,一定程度的挑战感,清晰的目标,当然还有吸引人的内容,怪不得我们的手从开始就没有停过......
我们似乎只是在根据自身知识结构来理解界面而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会对如何操作页面有一个自己的设想。
而设计师在对产品编码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我们的知识结构和可能发生的操作行为,如此设计的产品模型才恰恰符合我们的心理模型。
比如我们会默认为“上高下低”“蓝色代表冷红色代表暖”,ui设计正是符合了这些我们约定俗成的概念才我们“不用学就会”。
提到知觉规律,最跳不过的莫过于格式塔原理(Gestalt)了,格式塔的含义即为“完型”,我们在知觉事物时也有一种对它赋予意义和完型的倾向,一起来看其中几条经典的知觉原理吧~
仔细想一下在这张界面上没有任何划分区域的横线,而我们却很自然地把它们认知划分为了第一张图的几个部分,且默认为是横向分组,这是为什么?
我们会以最简单的方式去分析复杂的图形并当做一个整体看待。从而我们简洁的浏览器界面根本不需要各种长长短短的横线也可以被我们自动认知为不同的功能板块。
这是我想要发布一条新浪微博时弹出来的界面,界面中的八个小图标设计都非常一致,这样的“相似性”隐含着哪些信息呢?
我们的大脑会认为有一定界线的、被包围的、比较小的对象是图形,没有界线的同质的空间或时间是背景。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知觉原则,比如“共同命运原则”、“简单性原则”、”对称性原则“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展开啦~
现在,让我像手机一样告诉你现在正处于的文章,帮你建立一种清晰的把控感,心里有个数,就不会慌啦~
我们头脑中的很多认知操作是可以为进行的,191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谢帕德(R.Shepard)和梅茨勒(Metzler)的心理旋转实验就证明了这一心理现象的客观存在。
这些都无形中将一件抽象事情的进度为可见的心理表征方便用户把握,由此方便了我们的理解和认知,也为我们提供了对整件事情的掌控感。
我们的注意力资源具有选择性和有限性,比如当你认真玩游戏的时候根本没注意母上大人已经站在了身后……
哥伦比亚大学的Betsy Sparrow教授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她称之为“记忆中的谷歌效应”。
这是我们自己无形中对记忆过程的一种简化,四通八达的互联网引擎无形中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集体记忆库。
根据认知中的激活扩散模型(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s),当一个概念被加工或受到刺激,在该概念的结点就产激活,然后激活沿该结点同时向四周扩散,先扩散到与之直接相连的结点,再扩散到其他结点。
这也可以解释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由于之前受某一刺激的影响而使得之后对同一刺激的知觉和加工变得容易的心理现象。
如果我们前几天刚看过某一方面的信息,那么今天再看到关于它的新闻就显然更容易点开,看到相应的广告关键词也会更感兴趣。
如果将心理咨询中的行为主义理论用于人机交互,那么对用户每一步操作的及时反馈将是对他们的最好鼓励,及时的励/ 惩罚能让用户体验到满足感和形成心理期待,更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他们的行为,让他们频繁地光顾于这款软件。
除此之外,这些软件还用到了“登门槛”效应:“当我们答应了一个小请求,就容易接受一个更大的请求”。
“今天我登录游戏获得了30金币,只要明天再登陆并玩一局就能获得100金币,买一套装备,那何乐而不为呢~”
从动机的角度讲,30金币的励于我们而言属于外部动机,而若是游戏同时提高了我们对在线社区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则提高了我们的内部动机,会对我们的行为具有更长远的影响。
色彩心理学在各类界面设计中的应用基础而又广泛,我们对颜色的喜好也会随着年龄、境遇、天气等不断地改变。
总之,色彩的搭配应选用目标人群所熟谙的色彩语义,不同的色彩语义也在传递不同的产品文化内在,并让用户既情绪畅快,又能完成长时间的工作而不厌倦。
最后,除了我啰里啰嗦讲的这些手机APP设计中的心理学,心理学应用于手机(人机交互)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决策理论,发展心理学中人的年龄和性别差异背后的众多特点等。
几乎所有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学理论都可以应用于互联网这个虚拟的聚集地,许多UI设计师们可能叫不上名字的定律都反映了我们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
这下你明白了手机的水有多深了吧,怪不得我们常常陷进去……毕竟这些产品就是围绕我们“人”设计的呀~
沈金萍. (2017). 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我国网民达7.3亿. 传媒(3), 30-30.
代宝, & 刘业政. (2015). 基于期望确认模型、社会临场感和心流体验的微信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研究. 现代情报, 35(3), 19-23.
第一篇正式的文章写的是界面设计背后的心理学知识科普,之后文章的文风可能会与这一篇有所不同,我对界面设计的心理学知识挺感兴趣的,文章中写的不好的地方也欢迎童鞋们一起讨论交流,刚刚成为一名psychology graduate student,也在努力学习中,希望今后能写出更有质量的、让大家收益的东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