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几乎所有的回答都异口同声地反对这种所谓「跨越公私界限」的存在,「同事朋友要分开」「工作不要谈友谊」「心里话说完了就后悔」都是十分常见的,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同事不是人」原则的翻版。
在我所之前的观察里,我们曾经提到过「年纪越大朋友越少」这个现象和它的由来。「成年人的友情」在日常语境里之所以评价不高,超难 handle 的「职场友谊」怕是要占一大半的原因。尽管对多数人来说,同事才是我们一天中相处最久的伙伴。
关于职场友谊,讨论最多的可能是这两个问题:1)它线)它到底有多大的价值?去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就试图回答这个问题,虽然他们也没有给出绝对的标准答案,但或许能帮助你更好地看待它。
关于第一个问题,文章引用了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人力资源管理系副教授 Jessica Methot 的观点,认为「职场友谊」的确存在。Methot 博士在 2015 年的一项研究里,将这种涉及双重身份的人际交往称为「多元关系(Multiplex Relationships)」。Elite Daily则说得更直接:如果你跟同事们每天一起加班、一起吃饭、一起吐槽老板什么的,其实你们已经是相当亲近的朋友了,只是你自己未必意识到而已(不要觉得承认「我的好朋友全是同事」很,毕竟出了办公室你也没几个朋友,对吧)。
至于第二个问题,2017 年一篇发表在《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公报》的论文分析了 26 项关于工作友谊的研究,还是得出了「职场友谊利大于弊」这个让人相当宽慰的结论:团队如果都是朋友的话,业绩表现会比不是朋友的那些更好;另一项研究也说,40% 的初创公司都来自于朋友搭档。此外,工作友谊还能提高职场满意度、减轻压力、带来信任感和归属感,对此咨询公司盖洛普也给出了数据:在公司拥有「最好的朋友」的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和成效可能是另一部分人的 7 倍左右。
一个比较无奈的现实是,虽然职场友谊听起来好处多多、不可或缺,但它在现实中维持起来确实颇有风险,导致大部分人更愿意一劳永逸地提前杜绝办公室交友。这或许也可以用「Frenemy 理论」来解释:职场友谊的一点在于,你需要同时扮演朋友和同事两个角色。前者属于社会规范,讲究「无条件互相支持」,但后者却是市场规范,往往不允许随性和感情用事,这种冲突自然会让职场友情显得不讨喜,导致「工作朋友」最终往往沦为一种「明明不太喜欢但还勉强保持着塑料情」的拧巴形态。
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职场友谊?结合职场博客Business News Daily和就业网站Monster的观点,这里有几个:
1. 私下可以用朋友的方式相处,但在工作中最好保持合理距离。过度分享工作信息容易造成圈子文化和「办公室」。所以,如果你们想凑到一起讲别人的和坏线. 提前商量好原则问题,比如「如果遇到意见分歧,要不要坦诚表达反对」「工作中哪些信息能共享、哪些不能」「遇到利益相关场景要不要回避」等等,既可以减少心理负担,还能避免在出现矛盾时不欢而散;
3. 同级友谊相对容易维持,跟或下属交心的难度就比较大,如果你觉得自己处理不来,知难而退完全是允许的;
4. 虽然跟同事共享工作常常是一段美好友谊的开端,但却不是友谊的。「是否能成为长期朋友」也挺讲,发展方向、性格和价值观、职业规划、行事风格都可能有影响。遗憾的是,由于人们常常本能地跟同事透露太多私事,所以最终往往止步于某一方的离职/升迁/换城市,很难实现「更深层次的联系」;当然了,不是完全没有「破壁」的机会,只是你对每种结果都要有心理准备。
获得的 20,206 次参与中,年会/职场酒会/同事婚礼/团建/部门联谊,都排在「最叫人无法走心的尬场」前几名,并不能真的让同事之情加深多少。总的来说,把「职场友谊」特殊化的意义其实并不大,因为你可能会发现,它跟你日常中的「私下交情」并无本质区别,你要面对的难点始终都是那么几个:什么话该说不该说、能不能借钱、吵架了怎么办、如何在保持关注的同时给对方空间——从这个角度看,在各种形态的友情里,最优解大概始终有且只有一个:平等、、尊重、恰到好处的关心与陪伴,以及,能当多久朋友不重要,相处的时候开心就行。
维基解密黄菊自杀